动态丨盈科泉州张倩雯律师应邀参加华侨大学法学院学术沙龙
时间:2019/7/4 0:00:00 阅读:(1408)
6月28日下午,应华侨大学法学院案例法研究中心邀请,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倩雯律师、杨灿煌律师、杨曼铃律师、吕亚丽和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刑庭付福临法官、福建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钱学群律师齐聚华侨大学法学院,通过专题汇报、现场点评、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就“金融犯罪相关罪名的司法解释”展开讨论。盈科泉州兼职律师谢达梅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法学院刘超副院长、白晓东副院长、吴情树副教授、吴永辉副教授、王君炜副教授、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雷丽清博士及多名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讲座。
活动伊始,刘超副院长热情欢迎泉厦各位律师及法官莅临学院进行交流。他表示,华大法学院和在座实务部门的高端人才都是社会法治构建的重要成员,期待华大法学院与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在未来更进一步合作,就学界不断发展的新动态和实务界层出不穷的新案例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共同为学术平台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张倩雯律师围绕“金融犯罪相关罪名的司法解释”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分享,她说到,当下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刑辩律师的业务面临转型,目前比较集中在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等常见罪名上,紧接着张律师就各类罪名的性质认定展开阐述,最后她建议同学们,在选择职业前,要多实习定位适合自己性格的岗位,在从事法律工作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虚心学习。
交流环节中,付福临法官从实务角度,分析了公安立案的实践做法、经济类案件的损失追回情况、法院审判结果等现状,并剖析了辩护空间萎缩的深层原因,以此引出辩护策略的不同维度。钱学群律师则对借款人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以及担保人提供担保的行为性质认定分情况阐述。吴情树老师以亲办案件为例,揭示骗取贷款罪中争议问题涉及的根本问题;同时结合实务经验,阐述了“可恢复性法益的经济犯罪”在刑法理论的不同立场,并对“非法占有”的实务认定以及“两头骗”的案件认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会老师就“金融犯罪问题”展开讨论,王君炜老师先就非法倒卖外汇类案件的所应采取的辩护策略向各位律师请教,引发小范围讨论,盈科泉州兼职律师雷丽清老师则就“互为担保行为”涉及的罪名认定问题与各位嘉宾进行探讨。
针对上述评议与问题,张倩雯律师从刑法不同理论学说、结合自己工作经历分别解答了各位老师的疑问,提供了多元化思考维度。
在场的法学学子也纷纷向张倩雯律师请教。18级研究生黎俊杰同学就担保类的诈骗案件定罪数额与实际损失数额不一的原因、以及行为人案发后偿还骗款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提出疑问;许钟灵同学则对非法吸收公众存罪的犯罪主体层级、受害人限定范围、数额认定问题表示困惑;薛文杰同学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违法借贷行为的罪名判断进行提问。与会律师、老师们以办理过的案子为例,从法院审例、个案当事人利益关系等角度展开激烈讨论,给予详细的解答。
本次学术沙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热烈的反应。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也将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不断与包括华侨大学在内的多个社会机构展开合作,探索模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为法治社会贡献一份律师的力量。
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华侨大学法律硕士专业毕业。2008年起参加工作,先后任福建省泉州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刑诉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办理在刑事诉讼、争议解决等方面有丰富的执业经验法律事务,长期担任多家政府机关、企业单位法律顾问,泉州市检察院信访调解员。撰写的论文曾多次获华东律师论坛二等奖、三等奖,福建省优秀代理词,省律师论坛二等奖、三等奖。荣获2017-2018年度福建省优秀律师,入选福建省青年律师人才库,曾获泉州市公诉人、律师电视辩论赛优秀辩手等荣誉。